当前位置:首页 > 驾车资讯 > 问路汽车碳中和:全产业链探索“脱碳”,加速国际低碳标准

问路汽车碳中和:全产业链探索“脱碳”,加速国际低碳标准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见习记者谭海燕 广州报道

9月19日,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支持,中国能源传播集团主办,中国报承办,中国能源报协办的“问路碳中和――2023碳中和峰会”在广州举办。

作为中国产业重要基地,广州近年来正深入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裕跃表示,广州近年来加快速向万亿级“智城”迈进,以自主创新打造智能的“大脑、骨骼和四肢”,致力于推动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谢戎彬认为,中国产业已进入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对于我国能否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至关重要。广州产业实现碳达峰的过程同时也是产业自我更新的过程,广州的探索将对其他城市提供很强的标本意义。

迎接外贸形势挑战

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到2030年新能源清洁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要达40%左右。节能新能源技术路线图2.0也明确指出,我国产业的碳排放将于2028年前后先于国碳减排的承诺推向达峰。

产业加速驶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中国工业走过了40年漫长的历程,新能源代表工业最高水平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必须挑战原有的贸易格局、原有的标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原副会长张伟表示。

张伟认为,如今全球贸易格局发生巨变,中国面临多方挑战,应对全球贸易结构变化,一个有力举措就是加快产业变革。“必须认识到,当前中国面临着出口下行、加工贸易总量下滑、国际标准冲突等贸易挑战,未来,以新能源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要支撑、让新能源‘走出去’至关重要。”

近两年来,我国以新能源、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出口“新三样”异军突起,已经成为撬动外贸增长的重要支点。2022年,中国新能源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了1.2倍。中国工业协会预计,2023年我国出口将超过400万辆,其中新能源稳超100万辆。

广东一直是外贸大省,同时还是制造大省。2022年,广东新能源产量为129.7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18%。近130万辆新能源中,出口达到67.9万辆。换言,去年一半以上广东生产的新能源都出口海外,销往全球。

坐拥广、比亚迪等广东本土新能源品牌,近年来广东的新能源深入开拓海内外市场,布局全球。有别于过去整出口,比亚迪、埃安相继今年宣布在海外本地化生产的计划,张伟认为这是广东出海的有效探索路径。

“我国的贸易方式是从加工贸易到代工制造再到自主品牌的三级跳,现在正从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跳跃。”张伟坦承,近十年来,广东的加工贸易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促使“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转变,需要寻找新的行有效的贸易方式,如加大建设自主品牌力度,擦亮粤品的国际影响力。

对此,张伟进一步建议,新能源要提升全球市场销售渠道和全球市场品牌影响这两个能力。“我国的新能源,确实有很多很好的品牌,但我们才刚刚起步,真正能够控制市场销售渠道的企业还是在几个工业强国手里。所以,我们在控制市场能力方面,必须要借助于数字经济、数字算力和算法来推动与产业双向融合。”

张伟主张,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真正迈上智能化的新台阶,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以新的供应商、运营商、服务商为中心的贸易方式将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相当大的超越,特别是外观设计、性能配置、技术和产品输出方面,其次建立中国标准也是中国新能源产业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

对此,中国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也建议,我国要加强国际低碳标准体系的建设和指导。“我国的新能源的标准法规应该和国际接轨,比如碳足迹如何计算,它的科学性、权威性、国际认可度要实现国际互认。”

全产业链应对脱碳

企业零碳竞赛已经开始。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国内的主流企纷纷成立“双碳”组织,设立“双碳”目标,开展减碳行动。

广集团计划到“十四五”的末期,全集团整产销365万辆,新能源占比超25%,挑战2045年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目前,广自主品牌的“双子星”广埃安和广传祺已经全面实现电气化,新能源占比达50%。

广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亚兴表示,面向中长期的规划广力争在2030年全集团整销量475万辆,新能源占比超过60%,以产品的新能源化加速自身绿色低碳化的发展。

“尽管我国产业碳排放的总量只占全国总量的8%左右,尚未被纳入全国碳排放重点关注的八大行业中,但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八大产业息息相关,作为产业链终端产品对供应链的绿色化、低碳化有内在需求,其脱碳行为将会带动电力、钢铁等碳排放的重点行业加速低碳化的转型。”冯亚兴说。

问路汽车碳中和:全产业链探索“脱碳”,加速国际低碳标准

从源头开始,新能源已经开始探索绿色能源的生态体系,比如氢燃料电池被认为是补充企零排放产品阵容的理想技术。

“在发展低碳替代燃料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国能源局已经把氢能等作为储能系统的能源,我国行业也一直在努力于将氢能应用到上,在国内氨氢发动机开发上,广、长安等都在积极开发氨氢发动机。”中国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安民认为,未来氢燃料电池和氢发动机都会共用基础设施,有可能既有氢燃料电池的形态,也有可能有内燃机的形态,共同实现低碳排放和零排放。

为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供应系统,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性的装备投入使用,国产化水平不断提升。比如今年,我国首次将光伏发电耦合固态储氢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电氢智慧能源站固态氢能发电项目成功并网。

数据显示,上半年能源装备制造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2.9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388.8亿元,同比增长13.9%和18.1%,对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0.3%,和25.3%。

“机械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约为20%至30%,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同时,机械工业一些传统的项目、产品,也是耗能大户,这就让机械工业,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战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委、副会长张克林认为,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以新能源装备,量大面广的高效节能产品等为切入点,做好机械工业与上下游产业间的绿色协同,从机械工业原材料,绿色低碳,产品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绿色运输等全生命周期流程,构建产业类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一直从事高分子材料领域研究,近年来张立群及其团队对橡胶的碳排放问题给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一是从原材料控制生物基橡胶和绿色助剂开发,二是对废橡胶进行回收利用,三是从省油出发,研究轮胎如何让更省油。

自2019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学校增设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建造、智能辆工程等一批新专业,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带来的重大需求。张立群表示,华南理工大学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通过产学研融合,成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班,帮助制造业科技自立自强和满足制造强国发展需要。

加速与电网协同发展

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未来水电、风电和光电的比重将会持续地上升,但是清洁能源的供给容易出现过度的波动或者电力不足,能源转型需要储能来调节发电与负荷间的不匹配,而在电力发展的过程中正在成为移动的储能单元。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碳中和研究所所长赵勇认为,随着新能源大规模进入市场和庭,对于绿电的消费的需求将非常巨大。“电动是非常宝贵的源,它是移动的载能体,在智能化的社会里还是移动的数据交汇节点。所以怎么样让这个载能体、这个数据交汇节点在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当中发挥更多的作用,我想这是我们人和能源人应该共同去做的这个工作。”赵勇说。

他提供的数据显示,如果电动全部联网,最大的储能量将会达到180亿千瓦时,相当于目前的平均日用电量的80%。因此,赵勇建议,既要加快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同时也要加快建设智慧联网平台。

而在中国新能源企布局欧洲大趋势下,中国企也被纳入充电桩建设系统,例如比亚迪与壳牌在欧洲地区建立了出行服务提供商(MSP)的合作伙伴关系,覆盖其充电漫游网络上超过27.5万个充电终端。

欧盟中国商会副会长王稚晟认为,除了革新电机、电控以及整技术外,新能源也将高度融合能源管理、智能互联和云服务,极大地重塑产业链,这对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我国既是契机也是挑战。

例如在下一代大功率充电换电等方面,王稚晟建议建立全球互通的标准规范体系,鼓励相关协会和企业交流试点示范经验,除公共充电桩系统,居民区作为私充电桩的场所还存在产品质量标准不完善,安装建设标准缺乏规范,中国企业应以积极参与推进全球充电网络的标准化进程。

刘安民表示,电动化、智能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会带来多领域的跨界融合,与能源、交通、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是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由路,也必将促进我国强国和交通强国的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