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驾车资讯 > 深蓝王孝飞:超级增程最适合中国消费者

深蓝王孝飞:超级增程最适合中国消费者

  [ 行业] 11月17日,第二十一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开幕。本届车展以“新科技・新生活”为主题,持续发挥“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风向标”作用。在本届车展中,“创变谈”邀请企业高层共话车市风云、聚力行业未来。其中,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董事长王孝飞与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广州车展,深蓝带来了EPA1三种技术路线下的车型:纯电版、增程版和氢能版,包含现在热销的深蓝SL03(参数|询价|全景看车)和深蓝S7,以及刚刚上市的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版本的深蓝SL03i和深蓝S7i。

  深蓝提出一个观念“智能平权”。王孝飞解释,”深蓝提出全场景智慧出行的引领者,主要是让用户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下都能够有好的电动化体验,对于几种技术路线的研究和储备都是有必要的,因为它分别代表着在不同时间和场景的不同表现,”

  不过,深蓝在这次广州车展上特地强调了“混动天花板是深蓝超级增程”主题,发布了超级增程技术的解决方案。王孝飞称,“我们强调超级增程的技术路线,它在当前电池技术以及各项技术路线下,我们认为是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   

以下为对话精选:

  我们也看到目前市场上的新势力,要么做纯电,要么做增程,而深蓝做纯电、增程和氢能源多种形式的路线,我们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增程式相比其它类型的优势在哪里?

  王孝飞: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回答。深蓝其中一个使命是“电动平权”,我们提出全场景智慧出行的引领者,“全场景”主要是如何让用户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下都能够有好的电动化体验,因此我们要研究用户在各个场景下有哪些痛点。在这个情况下,对于几种技术路线的研究和储备都是有必要的,因为它分别代表着在不同时间和场景的不同表现,比如说,现在用户在用电车过程中的里程焦虑以及低温焦虑、充电焦虑,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每一种技术路线都有优劣点,我们在几种路线布局的同时,在每个阶段给消费者提供在当前技术水平下,最适合用户普适性产品的解决方案。在三条技术路线下,我们强调超级增程的技术路线,它在当前电池技术以及各项技术路线下,我们认为是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在纯电车的基础上,通过给纯电车进一步补能的思路,解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电没了的问题,而电没了还可以通过燃油补充,它又和其他插电式混动不一样, 插电式混动是油车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而增程式起步就是电车,通过电车的思维解决用户的问题。

  纯电的续航里程比如说500公里、600公里,用完之后,用户就会面临充电不方便问题,尤其是长途的时候,当前充电效率、基础设施以及充电技术在车型上应用还有一段时间,可能两三年或某一天纯电问题可以解决,但是在当前它是一个使用痛点。

  而增程和其它混动车型能够解决纯电面临的问题,增程相比其他油电混合的车型,插电式混动车型的优势点在于,它的整个驾乘是电车的感觉,整个平顺性深蓝的增程在这块很有优势,目前深蓝销售的车型有80%都是增程式车型,我们的优势点除了有技术路线之外,我们还会系统性给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刚才说到省,除了我们的增程系统效率可以做到很高之外,我们的电驱系统整体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这是行业当中最领先的。还有安全,我们整个电池的控制系统,不管是数字预控措施还是温控措施,能够做到24小时不间断对电池安全进行监控,用户在用车时,随时在给这个车的电池做体检,包括几个月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的系统都可以诊断出来,再对这个车型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同时我们采用超级增程的电池,能够真正做到不起火,让用户的安全得到保障。

  :从今年来看,相比那些只可以纯电的车企,做增程的车企相对比较好过,因为销量比较高,会不会明年有越来越多的纯电车企切换到增程式?

  王孝飞:不会切换,但会补充,目前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车企已经在这部分开始布局,在做产品的投放,因为纯电有一个适合它的场景,比如在城市里面代步,但是它不能够覆盖所有场景,对企业而言,纯电不可能是切换,对于增程、混动这块企业需要布局,因为有需求在这里。

  :总的来说,纯电也是未来的方向,但是插混和增程可能是过渡技术,您觉得这个窗口期有几年?

深蓝王孝飞:超级增程最适合中国消费者

  王孝飞:某种情况下,我认为窗口期有十年,从几个层面来讲,对于所有场景的适应性,纯电车型会面临一个是技术特征,比如说充电效率、冬季北方低温表现,场景的适应性如果靠技术来解决,它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第二是成本,如果解决了充电效率以后,纯粹靠现在续航里程,这个趋势可以减弱,在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情况下,如果可以快速充电,但是充电的成本有一个周期,这个成本降不下来,也是阻碍进一步在市场上普及的要素。

  第三是基础设施,我们能不能保障从一线城市到六线城市所有基础设施的覆盖。

  第四是产业,中国汽车产业以及和汽车产业相关联的其他产业,它不会是突然之间断崖式的变化,比如说汽车产业那么多和机械相关的配套供应,会在短时间之内消亡吗?不会的。产业在变化过程当中,比如传统车型在最后切换过程当中,产业链的变化有可能会导致成本进一步变化和下降,有可能传统车型在一段时间之内还是有市场的。

  还有能源电网能不能支撑,如果全是纯电车型之后,加油站的转型是否可以跟上,以及国家大的能源战略,是不是想要看到所有能源突然之间从这块到那块,这一定是一个过渡的过程,是整个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逐渐适应的过程,最大的支撑就是技术的进步,一定是技术进步到一定阶段才能普及。

   :关于智能驾驶,这次搭载高阶辅助智能驾驶全新深蓝SL03i和深蓝S7i在智驾上有什么特点?

  王孝飞:深蓝在智能驾驶的应用思路,第一是我们要研发最先进的技术,现在的高阶智能驾驶如果要体现它的先进性,场景的覆盖度越多越好,但是高阶智能驾驶下的覆盖度有一个长尾效应,有可能你到了最后要解决0.001%的场景,这时候你的算法要迭代进步,你才能够把各种各样的极端场景进行适应,深蓝在这块的技术研发要根据最先进的趋势做到领先。

  我们在产品上的应用,提出一个观念“智能平权”,在当前深蓝的消费者55%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面对这部分消费者,在他们购车预算区间之内,又让他们体验到高阶智能驾驶辅助,我们把用户在用车场景当中最常见的,在高阶智能驾驶版本当中体现出来,最后在用户的购买预算之内给他们提供服务。

  总体而言,第一个特征是深蓝SL03i和深蓝S7i是目前20万元以内,最领先的具备高阶智能驾驶的车型,它能够覆盖用户在高速、城区的快速路以及泊车绝大部分场景当中的智能辅助驾驶需求。在高速路上的领航功能或者城市快速路上的领航功能,它可以做到很自如跟车变道,提前识别匝道,这是在城区快速路上的变化。

  在跟车方面,我们可以做到最小的跟车距离不到2米,在跟车的同时能够适应97%以上的加塞情况,堵车的时候可能有人加塞,我们可以做到如果有100种加塞的方式,有97种加塞方式可以避免,另外有3种比较极端,我们的车就要进行安全控制。

  在泊车方面,我们有13种泊车方式,我们在150个场景测试了平均泊车时间,不到35秒。同时对于狭窄车位的泊车,车身单边狭窄车位的距离不到30厘米,狭窄车位停车它也能稳稳地停进去。对于泊车我们超过97%驾驶员的泊车水平,比大部分人的泊车水平都强,这是深蓝SL03i和深蓝S7i给大家带来的,20万元以内最好的智驾体验。

  :目前车企为了实现高阶智能驾驶所的单车成本和销量之间似乎无法达成正比,不少车企高阶辅助驾驶的销量也没达到预期,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孝飞:我们在技术上,比如说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预演方案,我们也在做,技术的领先性我们会做,但是在量产的应用上,就是电动平权的概念,深蓝的第二个概念是“智能平权”,我们在应用上一定确保用户本来要花钱买这个车,他买到高阶智能驾驶版本的车也是预算范围之内,而不是再给你一个包加3万块钱。那另外一部分用户,比如说你本来要买深蓝的车,预算是20万,来了之后告诉你这个车有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的,没有说还要加价再买一个车的概念,这样避免用户还要再加价。

  第二是在先进性与普适性之间的权衡,正常用车的时候它是来确保驾驶便利性的一个配置,又不是完全自动驾驶,现在没有一个车厂说是完全自动驾驶,每个车厂都要求一段时间方向盘要动一动,要求人必须关注路面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叫做辅助,是让人更轻松的解决行车路上的疲惫,或者有时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它可以很好辅助你。

  这个时候车厂或者消费者就要面临一个选择,你花1万块钱选择一个可以解决你的99.99%场景?还是要花3万块钱解决99.99%的需求?这时候每个企业的选择不一样,可能有的企业要突破技术的先进性,所以要做出这个东西来,但是做出这个东西就会存在你刚才说的问题,商业模式上如何闭环?用户需不需要为了最后0.01%的场景付费,这个时候就是商业上的选择。

  :因为深蓝的使命要打造世界一流的电动车品牌,这个肯定离不开全球出口的布局,能不能介绍一下我们会遇到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应对的?

  王孝飞:深蓝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是全球所有车企都遇到的挑战,在电动化的趋势当中如何解决多场景的需求,未来面向全球市场,气候会更加复杂,全球车企就会面临,现在的技术如何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适应各种各样的需求,所以第一个面临的挑战是技术上的挑战。技术如何进一步进化,这是深蓝和全球车企一样都要努力的,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个挑战,这也是中国所有的车企都面临的一个挑战,我们要“出海”,我们对于海外的需求、渠道,尤其是品牌形象要如何在海外用户心目当中塑造?

  怎么做?有两个方面,第一要坚定以市场的需求作为第一出发点,现在深蓝的深蓝SL03i和深蓝S7i在这个月底在东南亚发布,我们会在泰国发布,同时我们也在后续新车型全球同步开发,原来国内厂商开发车型的时候,先把国内车型做出来,在国内车型的基础上开发全球的车型,现在我们是同步研发,对于市场的用户需求研究也在开展当中。

  我们以需求作为出发点。中国品牌为什么在中国市场上有它的独特竞争力?是因为中国品牌对于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品牌研究得很深、反应速度更快,但当我们要“出海”的时候,我们就不是在主场作战。在主场作战时,我们曾经取得了优势并成功积累了经验。但当我们到了海外后,身份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站在新的角度反思如何避免曾经在国内看到的友商情况,并一定要牢记以市场为需求,紧密关注市场动态,从而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

  第二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技术,每年技术的研发费用不管是深蓝,还是长安汽车,我们整个技术的经验是相互共享的,在这块我们有很大的投入,智能化我们最领先版本和普适性版本同步在做,这一系列技术的开发也在有条不紊推进。同时我们会和有海外经验的战略合作伙伴一起做更多适应性的改进。

查看同类文章:
行业视角
更多精彩内容:
深评问道
行业报告
818全球超级车展
行业-大数据 全领域 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