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货卡之家 > 逐步取消新能源车限购,这波政策“东风”车企可得接好了

逐步取消新能源车限购,这波政策“东风”车企可得接好了

近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提高营运车辆能耗限值准入标准。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有序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

限购政策制约购买力

最初,车辆限购是缓解交通问题与环保问题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案。但近些年,随着汽车行业的能源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推动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

此前,为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购置补贴、牌照优惠等政策,但同时也设置了一定的购买限制,例如限行、限购等措施。目前,北京、广州、上海、天津、杭州、深圳等城市仍有限购政策。限购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

一直以来,汽车产业在促进消费、稳经济中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去年7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提出了20条促进消费的措施。其中提到,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今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又一次要求“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E汽车表示,放开限购能促进汽车消费合理发展,可结合城市特色因城施策。汽车保有量高于400万的北京、上海,应该想办法释放更多的消费购买力;广州、深圳、杭州、天津等汽车保有量低于400万的城市,则应该逐步放开限购政策。

招商证券也认为,放宽汽车限购政策的目的是充分释放消费潜力,这是一种政策成本低、见效快的刺激手段。

不过,就北京的交通压力来看,如何刺激新能源汽车购买力,相对来说更为复杂。很多网友对北京取消限购不抱希望,还有网友表示,“去年转新能源的我排在38万之后。”所以短时间内,北京如果取消限购政策,虽然能够对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有效提升,但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当前的交通出行,相关政府部门必然还需要更多考量。

多项政策助推新能源汽车需求释放

从政策方面来看,中央及地方政府始终在助推新能源汽车需求释放。

今年4月26日,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了汽车以旧换新资金补贴政策。其中明确提到,新购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金额高于新购燃油乘用车,且报废符合要求的新能源车后惟有购入新能源车才可领取补贴,政策上向新能源车倾斜,由此带来较大的新能源乘用车购买可能性,有助于增强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长动力。

浦银国际认为,结合2023年至今国家层面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来看,在新能源行业全国性补贴取消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从政策引导逐渐转向市场自发需求增长。以旧换新细则出台,是去年7月延续和优化新能源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的长期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层面对于推动鼓励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再一次有力动作。

政策导向上依然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模式,但真金白银的大额补贴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为消费者带来切实的购车实惠,有助于消除观望情绪,大幅带动潜在消费者的购车意愿,尤其是新能源车,由此促进汽车用户换新,实现“促消费”的目的。

在多项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乘联会数据,4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43.7%,较去年同期32%的渗透率提升11.7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6.8%,豪华车为22.6%,主流合资品牌仅有7.5%。

从数据来看,如果真的放开限购,那么受益最大的可能会是自主品牌,其市占率可能会加快提升。与此同时,市场竞争必然持续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当然,对于车企来说,无论政策怎么变化,企业都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才能真正乘上政策的“东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